赛项简介
vivo是一家28年专注通信行业的科技公司,秉承“本分”价值观专注于通信行业发展,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科技创新,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比如Hi-Fi手机,屏幕指纹手机,以及微云台防抖、120W闪充、影像芯片、蓝河操作系统,以及位列全球多个权威榜单的蓝心AI大模型。
vivo蓝河操作系统是面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自研的下一代智慧操作系统,创新性地使用Rust语言编写操作系统,得益于vivo蓝心大模型的智慧赋能,实现了自主、可控、先进、安全的智慧解决方案。
本次比赛希望在C/C++与Rust生态互通工具自动化解决方案与杰出开发者共同探讨、攻坚,这有利于为国产操作系统的在编程语言方面沉淀底层技术和能力,在技术、行业、战略层面上都有助于操作系统向更安全的方向演进,最终支撑数字经济更高效、稳定的发展。
赛题鼓励开发者实现程序或者解决方案,完成与C/C++语言与Rust语言的有效互通,有两个方向可选
方向一:转译
代码整体转译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实现自动化的转译工具,将相关的C/C++库源码直接转译为Rust库源码,保证Rust语言的安全性以及性能。
方向二:互操作
代码互操作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实现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较好的处理C/C++相关的宏、复杂数据结构、内存管理方式、模板、异常等,并进行合理的桥接和绑定,同时需要保证Rust语言的安全性和性能,相较于行业已有方案具备明显的先进性。
比赛以初赛、决赛两轮制进行,可组队参赛。
2024.09.25 启动报名
2024.10.23/10.24 线上培训(拟定)
2024.11.27 初赛作品提交截止
2024.12.02 公示入围决赛名单
2025.01.06 决赛作品提交截止(拟定)
2025.01.10 决赛路演及颁奖(拟定)
初赛提交作品须包括:应用代码、说明文档、演示视频
1.应用代码
包括应用源代码,应用程序包。
2.说明文档
说明文档包括:作品标题、摘要、软件分类、应用领域、开放源码组织认可的开放源码许可证类型(可多个)等软件基本信息、作品概述等。作品概述包括但不限于软件背景及应用领域、作品特点和设计思路、功能描述、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点、功能模块设计、验收标准等。
在作品概述中详细描述软件的创新点,如应用智能性体现、应用交互创新性体现等。
入围决赛选手根据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完善作品,细化文档,同时提供路演PPT。
路演时间每队20分钟,15分钟项目展示+5分钟提问
参赛队伍需要将代码上传到AtomGit平台上赛题仓库中自己的私仓(报名阶段结束后,入围的参赛队伍需要在AtomGit平台上注册账户,并联系赛题管理员将自己邀请进入赛题仓库并建立私仓)。
(1)参赛作品须符合本届大赛赛题要求并符合所报赛题方向,作品名称应能体现赛题主要特征。
(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并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3)作品允许使用他人开源代码,但必须在保持原有版权的基础上,注明出处和其他开源代码的依赖关系。提交作品时,必须在分析设计文档中明确说明作品中其他开源代码的作用及所占比例。
(4) 作品应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作品应与设计文档描述的功能一致,如未能实现设计文档中描述的所有功能,应注明未实现功能及其所占比例和重要程度。
(1)参赛队伍提交作品前,需将队长在大赛官网上的注册邮箱、用户名、姓名、手机号码、赛题、开发方向等信息邮件发送给本赛题工作人员(联系邮箱:blueos@vivo.com,邮件主题命名为:“队伍名称”建仓申请),工作人员将为该队伍在 AtomGit 上创建一个私有仓库,并将队长添加为该仓库管理员。参赛队伍完成作品后,将作品相关文档及源代码提交至该仓库即可。提交作品命名方式为:队伍名称+作品标题。AtomGit网址:https://atomgit.com/vivoblueos2。
(2)参赛团队均可在不改变作品名称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作品迭代升级,对应赛程最后一次提交的作品为参赛作品。
(3)评审期间,参赛团队须按照组委会的要求补充提交参赛作品有关材料。
(4)所有已提交的参赛作品和相关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
(5)参赛团队如果需要使用到大模型等AI相关技术,鼓励使用开源技术。
本赛题正式开始比赛的要求为:报名人员数量至少达到100人,且提交作品数量至少达到10个。若未达到报名人员或提交作品的数量要求,则本赛题可能被延期或暂停,届时将由本赛题共建方(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向您发出书面通知。
初赛阶段由评审专家团对所有作品进行综合评分,根据分数统计结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评审专家打分的平均分为该作品最终成绩。根据最终成绩进行作品得分排名,取前8名进入决赛阶段。
决赛阶段为线下路演,路演时间每队15分钟,10分钟项目展示+5分钟现场答辩。现场由评审专家团对所有作品进行综合评分,根据分数统计结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评审专家打分的平均分为该作品最终成绩。根据最终成绩进行作品得分排名,现场公布决赛结果。
评分指标子评分项评分标准
陈 渝: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
张海宁:南开大学教授
吴 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王兴刚: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张姗姗: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贺师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导师
冯 涛:OPPO开源专家
冯 洋:南京大学助理教授
杨 春:vivo软件系统集成部总经理/蓝河操作系统总负责人
陈凌云:vivo操作系统高级总监
杜乃乔:vivo AI研究院高级总监
贺 程:vivo系统架构专家
原则上所有获奖作品需要开源,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终审评审专家集体决策同意可部分开源。
*实物奖品型号及颜色随机
为开发者提供:
(1)文档:开发环境搭建,开发示例,测试用例;
(2)开发环境:开发工具、虚拟环境等
(3)培训与答疑:初赛开始前,提供线上直播、图文教程供参赛者学习,同时准备参赛者常见问题FAQ文档;初赛开始后,社区内提供三名技术人员分别对不同技术方向问题进行答疑和指导。
详情可添加赛事小助手获取。
开放原子大赛监督联系人:曹海清,邮箱:caohaiqing@openatom.org,电话:010-59258678转8010。